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 财政资金 > 区本级财政总预算

涪城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1-30 13:48文章来源: 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关于绵阳市涪城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2年118

在绵阳市涪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绵阳市涪城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涪城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提请区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强区”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涪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81,131万元,同比增长28.20%,其中:税收收入实现223,785万元,同比增长20.2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210,79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8,419万元,上年结余14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65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50,45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25万元,其他调入8,993万元收入总量为620,091万元。全区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575,07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0,40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8,63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419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8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10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45,019万元,均因项目跨年实施需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上级专项资金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62,878万元,同比增长27.61%。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210,79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2,55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8,419万元,上年结余14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65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50,45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25万元,其他调入8,993万元收入总量为614,394万元。区本级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569,37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8,08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6,61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8,63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356万元债务转贷支出8,063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8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10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45,019万元,均为因项目跨年实施需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上级专项资金

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8,253万元,同比增长37.42%。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3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343万元收入总量为24,026万元。园区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24,02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3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25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343万元。收支品迭后,实现收支平衡。

区级补助街道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49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466万元收入总量为11,956万元。街道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11,9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03万元。收支品迭后,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62,619万元,同比下降34.74%。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9,46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4,000万元,上年结余4,639万元收入总量为240,718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29,389万元,其中: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177,935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50,45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00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11,329万元,均为因项目跨年实施需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项债券和上级专项资金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62,619万元,同比下降34.74%。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9,46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4,000万元,上年结余4,639万元,收入总量为240,718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29,389万元,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62,33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5,60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50,45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0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500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11,329万元,均为因项目跨年实施需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项债券和上级专项资金

园区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15,600万元,收入总量为15,600万元。园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15,60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5,600万元。收支品迭后,实现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125万元,较年初预算减少1,405万元,主要原因是计划出让城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4.7%国有股权最终未能完成出让。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上上级补助收入262万元,收入总量为38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为125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125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262万元,均为因项目跨年实施需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上级专项资金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11,75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1,756万元,收入总量为33,51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097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29,414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

截至2021年底,我区政府债务余额为548,013.91万元,较2020年底增加163,000万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全区一般债务余额为212,661.9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为335,352万元。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及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财政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意见,全面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建设“四个财政”为主线,夯实财源建设基础,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预算绩效管理,统筹各项改革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1.树立“发展财政”理念,助力区域经济挡升级。一是收入总量跨越提升。通过加财源培植、优化存量企业服务打造“税宜家”服务品牌等措施,全方位拓展收入来源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空前增长,增幅达到28.20%,实现总量和增幅跨越提升,位居全市第一。二是产业支持更加有力。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74,400万元,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安排产业发展资金46,886万元,支持惠科模组、中南高科等重点项目转型升级,助力企业稳步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安排资金3,100万元,按照《涪城区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和《涪城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九条措施》精神,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切实保障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投入132,000万元用于科技城新区道路、棚户区改造、中医院等项目建设投入23,500万元用于临港经济发展区基础设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

2.树立“绩效财政”理念,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一是绩效体系全面建立。出台《涪城区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涪城区区本级财政预算绩效结果应用管理办法》《涪城区预算绩效管理跟踪问效“两书一函”制度》等文件,“1+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成。二是绩效监管不留“死”角。58个区级预算单位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开展绩效“全覆盖”评价,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的方式,杜绝管理“盲区”。同时,对所有100万元以上的新增项目未经事前评估或者评估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解决。三是绩效评价重点突出。选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领域12个重点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借助第三方力量,有效推进评价重点从管理过程向政策制定、整改落实转变。

3.树立“改革财政”理念,推动财政管理持续深化。一是国企改革纵深推进。组建区企业培育发展中心,将区属国有企业纳入集中统一监管,理顺出资人职责。出台《涪城区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涪城区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开展区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专项审计,多措并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二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稳步实施有序开展数据整理、联网测试、操作培训等前期工作,科学配置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批复、预算执行等八个模块,促进预算编制规范统一、公开透明、标准科学,预算执行约束有力,确保中央深化预算改革掷地有声三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谋深做实。台《涪城区镇街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工作方案》,分类盘活涉改镇街资产114宗、总面积5.78万平方米;督促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本系统的乡镇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制度强化镇街财力保障,全年累计安排26,189万元,确保镇街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4.树立“功能财政”理念,推动民生福祉日益改善。全区民生支出307,78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51%,同比增长12.08%,有力支持民生高质量发展一是疫情防控力保障。全年安排防疫资金2,648万元,建立全区医疗物资储备库,储备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杀物品等物资,签订隔离场所意向性协议19份,储备集中隔离房间1551间。二是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安排乡村振兴资金54,307万元,实现总量及占比“两个高于”目标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教育保障只增不减。全年安排教育投入87,649万元,同比增长3.14%,实现教育“两个只增不减”目标。其中:安排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办学条件经费28,860万元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激励奖补资金和补齐公办幼儿园学位缺口资金717万元补助新机制幼儿园运行及公用经费593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支出政策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同时,因财政决算尚未批复,上下级财政之间的结算尚有变化,科目之间也将有调整,最终以市财政批复的决算数据为准,届时将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指导、区政协关心支持下,各级各部门和全区人民砥砺奋进、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矛盾依然存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有待优化,部分领域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2年预算草案

2022年,是系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对标当好“五个排头兵”、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夯基蓄势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我们将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全区财力,进一步发挥财政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更好服务保障深入实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强区”工作大局;另一方面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紧紧抓住机遇全力应对挑战,多渠道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确保收支平衡。

(一)编制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2年预算编制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决策部署,坚持“以收定支、零基预算、绩效预算、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原则。

一是坚持量入为出。实事求是编制收入预算,根据收入预算情况,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支出预算。

二是突出重点保障。坚定落实“三保一优一防”,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对标当好“五排头兵”,围绕“三千工程”“四个强区”建设目标,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

三是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从严从紧编制预算。

四是加强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事项,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执行、预算绩效、审计查出问题等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

(二)2022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309,244万元,同增长1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126,88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7,476万元,上年结余45,019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81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63,59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45万元,其他调入8,854万元,收入总量为587,023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区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587,02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430,60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7,43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7,476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500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89,135万元,同比增长9.99%。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126,88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4,86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7,476万元,上年结余45,019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81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63,59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45万元,其他调入8,854万元,收入总量为581,774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区本级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581,77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389,737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5,62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7,43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7,886万元债务转贷支出9,59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500万元

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0,109万元,同比增长10.17%。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887万元,收入总量为33,996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园区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33,99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6,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10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887万元。

区本级补助街道收入11,766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560万元,收入总量为13,326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街道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13,32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1,46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0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6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74,832万元,同比增长19.50%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00万元,上年结余11,329万元,收入总量为97,26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为97,26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31,0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63,59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4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74,832万元,同比增长19.50%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00万元,上年结余11,329万元,收入总量为97,26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为97,26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25,027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63,59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40万元。

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预计为6,000万元,收入总量为6,0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为6,00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6,0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145万元,同比增1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上年结余262万元收入总量为40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为407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26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145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3,35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9,414万元,收入总量为42,76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4,102万元,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38,666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

全区到期地方政府转贷债券30,116万元,其中:安排1,540万元偿还到期债券,申报再融资债券28,576万元置换到期债券。安排19,185万元用于债务付息安排14,121万元用于隐性债务化解。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暂未下达,待上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下达并发行新增债券后,将新增债券资金分类纳入预算收支管理,并按程序报送区人大常委会。

(三)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科目

1.卫生健康:安排支出27,630万元,同比增长44.59%,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机构运转、艾滋病等疾病防控,改善医疗机构条件,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公共服务:安排支出137,480万元,同比增长54.75%,主要用于保障基本运转、应急救援、维护公共安全、住房保障等,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3.教育发展:安排支出67,845万元,同比增长28%,主要用于学前教育、普惠制幼儿园建设、城乡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进修等,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软实力,助推全区教育振兴。

4.社会保障:安排支出58,109万元,同比增长47.81%,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康复救助、无军籍及退役军人安置、抚恤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5.产业发展:安排支出40,820万元,同比增长12.80%,主要用于支持工业、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优质企业,助推重大项目投产增效。

6.生态环保:安排支出46,869万元,同比增长42.46%,主要用于城乡违建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然资源保护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7.文化体育:安排支出1,318万元,同比增长89.64%,主要用于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免费开放及文化广场、农村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8.乡村振兴:安排支出37,897万元,同比增长22.24%,主要用于农村人居环境、农村路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农田水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助力城乡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9.预备费:安排6,000万元。

上述收支预算安排,全面落实了区委七届一次、二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事关全区长远发展大局的重大支出需求进行了合理安排。需要特别报告的是: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预计2022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53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运转、民生保障支出及亟待支付的项目经费。

预算执行中,还将收到上级下达的教育、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转移支付补助,按上级要求及时安排支出。同时,对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将调整预算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执行。

以上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区级55个部门2022年部门预算草案已同步报送大会,请予以审查。

三、2022年财政管理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2022年财政工作将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和社会民生大盘。坚定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重点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结合区委七届一次、二次全会和“三千工程”“四个强区”建设目标,2022年财政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聚财有道”,全力以赴促增收着力保障收入平稳增长提高收入质量,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增加财政收入上实现新进展一是抓收入增量。实施精准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在新的空间和新的产业培育上,抓牢税收增量,增加区本级可用财力。二是抓对上争取。做好对上争取项目前期包装、储备、申报工作,安排专项资金,着力提升项目成熟度。完善对上争取考核办法,采取面上实时督导和重点项目盯紧抓牢相结合的模式,全力以赴促进对上争取工作取得实效。是抓“早”收入重点早研究、早部署、早推动,用足用活土地政策,争取和盘活用地指标空间,有序做好土地收储,高效推进2022年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加强土地出让金收缴管理,做好征收主体由自然资源局转为税务局的衔接过渡工作

(二)坚持“理财有方”,保障重点促发展。根据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对标当好“五个排头兵”和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的工作要求,统筹财政资金,在支持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进展一是支持科技创新紧扣科技城建设优势加大对“科教强区”的投入,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区建好用好“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整合资金有力支持科大讯飞、绵阳天仪中关村信息谷、中科钛领等项目和平台加快建设二是助推产业发展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强化财政支持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全力支持惠科光电、龙华薄膜、富临精工等企业扩产提能加快文创产业园、蓝城国际康养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加快建设、高效运营三是加快城市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及债券资金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绵州记忆建成投用统筹财政资金,实施城市“微治理”,完善交通路网,打造“口袋公园”和“美丽街角”,助推城市有机更新四是着力改善民生统筹资金用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事项、城镇困难群众帮扶等,保民生领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继续保持70%以上五是助力党的建设全力保障2022年建区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统筹资金用于全区党建阵地建设、基层治理、网格化治理等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坚持“用财有效”,多管齐下促效益深入落实“三保一优一防”财政重要要求,注重财政措施精准、可持续,推进财政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在增强资金效益上实现新进展。一是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刀刃上。二是盘活闲置资金。按规定清理收回闲置沉淀、结转结余资金,建立项目资金、往来资金台账,强化资金效益,盘活统筹用于民生保障、亟待支出的项目等三是夯实绩效管理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开展事前评估,加强事中绩效监,深入推进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支出绩效评价逗硬绩效结果运用,做到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与资金投向调整、预算增减、清理退出密切挂钩。

(四)坚持“管财有”,创新机制促效能。一是深入预算管理改革。按照财政部统一制定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系统技术标准,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业务环节进行整合,确保2022年预算一体化系统顺畅运行,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创新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资管理向管资本为主方向转变,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构架“三会一层”,规范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推进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整合优化,支持企业市场运作,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三是强化债务风险防控。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提前统计债务本息偿还需求,确保债务到期足额偿还和隐性债务按目标任务化解,构建举借有度、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监管体系。

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大会决议,对标当好“五个排头兵”,深入实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强区”,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涪城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附表.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