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05-11 16:19文章来源: 区发展和改革局
字体:【    】 打印



绵阳市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28日绵阳市涪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篇  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启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新征程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四章  功能分区

第二篇  加快建设产业强区,着力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地

第五章  加快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

第六章  加快构建“1+6”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七章  加快构建“1+2+3”现代农业体系

第三篇  加快建设科教强区,着力打造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区

第八章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第九章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第十章  深度推进JMRH发展

第十一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第十二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第四篇  加快建设开放强区,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十三章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第十四章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十五章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第十六章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五篇  加快建设全域强区,着力打造西部城乡融合先行区

第十七章  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第十八章  促进城乡设施互联互通

第十九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六篇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第二十章  强化生态环境本底建设

第二十一章  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章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七篇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第二十三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二十四章  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第二十五章  全面推进健康涪城建设

第二十六章  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第二十七章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十八章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八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涪城和法治涪城

第二十九章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涪城

第三十章  全面推进法治涪城建设

第三十一章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九篇  强化规划保障实施,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

第三十二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三十三章  加强各类规划衔接

第三十四章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第三十五章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第三十六章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名词解释


绵阳市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中共绵阳市涪城区委关于制定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明确涪城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区人民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篇  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启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涪城区全面开启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新征程的重要五年,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涪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领先发展的五年,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区委一二三四五六总体战略[1],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等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区属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三个百亿级大关,达到541.15亿元,年均增长8.2%。成为全省首个破千亿的地级市市辖区,经济总量跃升至全市第1,连续3年保持全省十强县前三甲,连续2年被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以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三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加速构建,连续3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成功申建四川省首批JMRH高技术产业基地;城市核心商圈提档升级,八大科技园初具规模,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评四川省服务业强区;都市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全面完成,千鹤桑田蚕桑文化、湖光山色稻虾亲水湿地、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加快建设,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实施,简政放权、综合行政执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走在省、市前列,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等先进典型经验被全国推介。开放合作实现全新突破,与海淀区中关村街道、重庆蔡家智慧新城等结成友城关系,引进建成建区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惠科,签约落地最大的服务业项目绵阳文创产业园,累计到位国内省外资金是十二五时期的1.57倍,连续5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建设服务科技城取得重要进展,发展空间全面拓展,新增规划建设用地5.67万亩,科技城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量达到59.5平方公里,临港经济发展区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获得绵阳市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先进集体殊荣。三大攻坚战[2]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稳定高质量脱贫,对口援彝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四片联动、竞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全市率先形成全域半小时交通圈、生活圈、服务圈。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法治涪城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圆满完成,基层治理全面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45.7%55.4%,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43万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振兴硕果累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更加巩固。五年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较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西部现代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专栏1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计量单位

十三五目标

2020年实现情况

属性

绝对值

年均增幅(%

绝对值

年均增幅(%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437左右

8左右

541.15

8.2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4:36:60

3.96:27.47:68.57

预期性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8.46

6.8

21.93

1.37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

300.04

13.7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46

8

237

9.4

预期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

2000

2255

预期性

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20

21

预期性

有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0

53

预期性

城镇化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80

84

预期性

社会民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800左右

6.5左右

42268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500左右

7左右

23606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0以内

2.72

约束性

生态文明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单位GDP能耗下降

%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下降至

千克/万元GDP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下降至

千克/万元GDP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氨氮排放下降至

千克/万元GDP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氮氧化物排放下降至

千克/万元GDP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空气质量达标率

%

达到市要求

达到市要求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17.1

22.21

约束性

备注:1.受减税降费、营改增、城区财政体制调整等政策性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低于预期目标;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低于预期目标;3.因上级统计口径指标变化,国土绿化率、建成区面积不纳入此项统计;4.其余主要指标均达到超过预期目标。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宏观环境新趋势新变化。十四五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格局之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展阶段之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格局之变,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超大的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为强化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坚实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将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加强劲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涪城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JMRH深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科技城建设,为涪城高质量发展带来长期性战略红利和制度性政策红利。省委全面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全力支持绵阳高水平建设中国科技城,批复设立绵阳科技城新区,出台《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绵阳未来发展的战略位势更加凸显,为涪城高质量发展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市委大力实施一核两翼、三区协同战略部署,重点支持涪城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有利于涪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竞相发展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同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经济总量偏小、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最大区情仍未根本改变;先进制造业规模不大,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新旧动能转换还需加力提速;储备和在建重大项目不多,支撑长远发展动力不足;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创新引领发展动能不够强劲;社会稳定新旧矛盾交织,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有待提升;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

未来五年,全区上下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涪城发展方位和阶段特征,树立系统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绵阳工作系列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战略目标,突出党建保障和项目支撑,实施千亿总量、千亿园区、千户企业三千工程[3],建设产业、科教、开放、全域四个强区[3],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涪城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当好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始终把产业作为发展之要、强区之基、城市之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努力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构建高层次改革发展体系、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高效率开放通道体系、高水平营商环境体系,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障碍,高水平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合作,努力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方向。科学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动四大主体功能区联动发展、竞相发展,努力探索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牢固树立抓工作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工作的意识,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大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以工作项目化推动涪城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客观研判涪城阶段特征,以实施三千工程为引领推动经济总量大突破,以建设四个强区为主攻方向实现发展质量大提升,到2025年区属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建成1000亿级园区、四上企业达到1000户,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西部现代化强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再上台阶。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园区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科技与教育优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元,占GDP总量的40%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十四五时期,国内省外到位资金突破800亿元,外商投资到位资金达到4亿美元。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美丽涪城取得新成效。

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城乡群众享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

治理效能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更高水平的法治涪城平安涪城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专栏2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2020

完成

2025

规划目标

属性

绝对值

年均增速

经济发展

1

区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亿元)

541.15

1000

预期性

2

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4.9

8.5

预期性

3

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4.7

8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0

11.6

预期性

5

园区产值(亿元)

504

1000

预期性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37

8

预期性

7

四上企业数量(户)

736

1000

预期性

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4

90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9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15

预期性

10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高于全市

平均水平

预期性

11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0.9

12

预期性

12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量(家)

53

84

预期性

1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高于全市

平均水平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2268

53875

预期性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3606

31573

预期性

16

城镇登记失业率(%

2.72

控制在市目标范围

预期性

17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5

2.8

预期性

18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

95

预期性

19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位数(个)

5

5.2

预期性

20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

80.5

预期性

绿色

转型

21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22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23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24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100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25

森林覆盖率(%

22.21

22.25

约束性

开放发展

26

对外贸易总额(亿元)

51

80

预期性

安全保障

27

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

90

99.1

约束性

备注:2020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预估数,后期可能调整。

 

第二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涪城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西部现代化强区基本建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跃升,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成渝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地全面建成。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实力跻身全国前列,国家科技城科技创新示范区全面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对外开放达到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布局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完善,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活环境更加宜居,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治理效能显著增强,法治涪城平安涪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章  功能分区

围绕绵阳型大城市空间拓展,紧密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提升涪城在绵阳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首位度

第一节  高标准建设科技城新区

科技城新区包括青义镇全域和城郊街道(白土村和下龙溪村),坚持科技至伟、生态至美理念,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加速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推动科技新区、产业新区、城市新区整体成势,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科技创新主体功能区。依托科技智谷,环西科大科技创新带两大组团,突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坚持一区多园,重点发展5G、人工智能、卫星应用、信息安全等科技创新产业,打造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依托城市开发建设,集聚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城市经济,打造功能优化、配套完善、宜居宜业新区。

第二节  集聚发展临港经济发展区

临港经济发展区包括石塘街道、吴家镇、新皂镇部分区域,坚持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理念,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移动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信息技术装备等两新产业,加快推进标准厂房、货运专用通道、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等生活配套,建设先进制造主体功能区。石塘街道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商贸批发零售市场、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产业,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吴家镇大力发展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先进制造业,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基地。新皂镇重点发展智慧信息物流、空铁联运、公铁联运、先进制造业等业态,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

第三节  提质发展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包括城厢街道、工区街道全域和城郊街道、石塘街道部分区域,坚持有机更新、业态迭代理念,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提升临园、万达等区域性城市商圈品质,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和老旧小区治理,实现形态、业态、文态、生态融合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主体功能区。城厢街道、工区街道重点建设集金融、商贸、文旅、生活于一体的高品质、国际化的产城融合综合体,打造宜居宜业新空间。城郊街道重点发展以功能复合、活力多元为引导,完善城市功能,重塑城市活力,提升风貌景观,建设魅力城区、活力社区的绿色宜居街道。石塘街道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创产业集聚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第四节  加快发展农旅融合区

农旅融合区包括丰谷镇、杨家镇全域和吴家镇、新皂镇部分区域,坚持农旅融合、绿色生活理念,推进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形成生态涵养区+特色镇+农业主题公园农科文旅商融合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丰谷镇依托全国重点镇和中国传统村落建设,重点发展农旅、文旅融合产业,打造川西北知名历史文化特色小城镇。杨家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康养、循环经济等产业,建设农科文旅商产业园、康养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粮油基地。吴家镇依托农业主题公园建设,重点发展农旅融合等产业。新皂镇重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和精品蚕桑,打造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产业。

 

第二篇  加快建设产业强区,着力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地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聚焦“3+1”现代工业体系[4]“1+6”现代服务业体系[5]“1+2+3”现代农业体系[6],以培育优势产业为支撑,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五章  加快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产业分工,加快形成以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为支柱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3+1”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到202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6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户。

第一节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培育先进制造优势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链生态圈构建计划,全面打响涪城制造,建设西部地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强区。新型显示产业,依托惠科、龙华薄膜等企业,强化与京东方、长虹、旭虹光电等企业合作,持续提升在成渝地区产业协作配套率。聚焦4K8K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电脑、电视、平板等产品领域,布局发展驱动IC、偏光片、背光模组、玻璃基板等上游材料及整机产业链,构建制造+应用+服务生态圈,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高地。汽车电子产业,依托富临精工、三力股份等企业,有序吸附整合产业资源,强化与成渝地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支持配套产业项目落地集聚,推进车用电子控制系统、信息娱乐及导航系统、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等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化、链条化,构建在成渝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生态圈层,打造川西北汽车电子核心部件生产研发基地。5G产业,围绕5G产业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及垂直行业网络建设,支持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5G+”研发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依托永贵、九华光子、华拓光通信在高速连接器、通信光模块等领域优势,重点发展5G芯片、光模块、射频器件等基础器件和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大力布局推广5G融合应用,构建研发+制造+融合产业生态圈。

专栏3  “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

新型显示产业:联东U·国际企业港、惠科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康宁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龙华薄膜超薄超大宽幅PMMA偏光片基膜产业化项目、龙华薄膜OLED显示产业化项目等。

汽车电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及转化生产基地项目、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生产线项目、汽车冷却系统关键零部件电子水泵产业化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减速器产业化项目、新能源汽车七合一电驱动部件产业化项目、智能3D曲面玻璃盖板及汽车中控屏生产线项目等。

5G产业:智慧铁塔生产基地及通信产业研发基地、九华光子高速连接器项目、龙华薄膜5G通讯膜材产业化项目等。

第二节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提升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运用程度,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力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双汇食品、富临建材、利尔作物等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生产流程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行动,支持企业提升产品层次,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走品牌化特色化发展道路。适度发展绿色循环产业,支持中科绵投、东江环保等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动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主的静脉产业和以热能余压利用、节能通用设备制造为主的动脉产业组团发展,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圈,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兼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第三节  培育壮大企业群体

完善产业分级扶持政策,加大企业梯次培育力度,不断完善企业结构,做大做强企业群体。深入实施领航计划,鼓励在行业领域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国家、省、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深入实施倍增计划,引导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形式提升企业竞争力,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行业小巨人企业[7],打造一批制造业品牌和单项冠军。加快培养一批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第六章  加快构建“1+6”现代服务业体系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商业贸易为支撑,以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旅游康养为重点的“1+6”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突破55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第一节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

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壮大绿色、健康、休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从产品服务到综合服务的跨界融合新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巩固提升商业贸易,以城市经济三大工程为抓手,推动主商圈引领商业贸易创新发展,加快会仙路月季浪漫时尚、跃进路三线历史文化、花园“TOD快时尚等主题商圈提档升级,积极培育环西科大、华润万象城、临港片区、高圣平等城市新商圈,打造区域品质消费新中心。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发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挖掘开发涪城文化、旅游、农业、社区等热点,利用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展互联网+网红IP经济,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推进农科文旅商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科技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人文旅游,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实施文化+”战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一批文化旅游企业,培育全新文化旅游产业形态,开发激情三线建设红色游、蚕桑文化研学游、涪翁中医药健康旅游、农业文化主题公园等精品线路,打造中国科技城研学旅游环线。

第二节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做强科技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公共研发服务模式,探索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领域第三方专业服务模式,构建集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创新孵化、AI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服务生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城西科技物流产业园、城北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智慧物流、城乡配送物流等业态,依托智慧物流信息数据中心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壮大重点物流企业,鼓励组建联盟体物流企业,争创国家A级企业,初步建成西三角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稳步发展现代金融,加快临园路金融集聚区、中国(绵阳)科技城基金小镇建设,打造城市金融双中心,增强金融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培育总部型金融机构,以银行、基金、保险、证券为重点,完善金融业态布局,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涪城。做优金融服务品牌,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融资。发展壮大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电子商务运营资源集聚、网商孵化,加快培育本土电商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线上线下互动、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社区电商、生鲜电商、平台经济、数字零售、共享经济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绵阳文创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培育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工业设计全产业链、多维度服务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搭建创意设计成果转化、文创品牌推广营销、文创人才培育实践、文创产业链配套等服务平台,推出一批视觉传达设计为主的现代文创设计产品,推动现代文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第三节  优化提升服务业发展载体

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重点引进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医疗康养、教育培训等业态,培育一批亿元楼宇,加快形成专业楼宇集群。挖掘老城新价值,全力打造绵州记忆”“花开会仙”“1958历史文化街区、环金西湖等特色街区,发展首店经济[8]、小店经济[9]、夜间经济[10],丰富多元化消费新场景。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引导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实施园区+产城互动行动,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园区,构建要素集中、业态集聚、功能集成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体系。

专栏4  “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

科技服务业: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中科(绵阳)创新园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现代物流业:绵阳市成品油集中仓库、裕农新域商贸物流城、皂角铺物流基地、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物流产业园、石塘商贸物流产业园、智慧物流数据中心等。

现代金融业:金家林基金小镇、临园路金融集聚区等。

商贸服务业:华润万象生活九州城市综合体、毅锦SOHO、北京王府井南河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环西科大商业中心、高圣平商业中心、临港片区商业中心。

文化旅游业:绵阳文创产业新城项目、126省级文化创意园、蓝城国际康养小镇项目、杨家文创产业集聚区、丰谷非遗文创产业集聚区、蚕桑文化研学旅游基地等。

第七章  加快构建“1+2+3”现代农业体系

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发展路径,构建以都市休闲农业为发展方向,以精品蚕桑、优质蔬菜为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为支撑“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现代农业精品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第一节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分层级推进三带两区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以杨家镇回龙寺村、柏林湾村、万和村等为核心,辐射丰谷镇、吴家镇、新皂镇,打造精品蚕桑产业发展带。以丰谷镇齐心村、水塘村、字库村等为核心,辐射新皂镇、杨家镇,打造优质蔬菜产业带。以杨家镇鲜家坝村、草堂村、新堰村以及吴家镇三清观村等为核心,辐射吴家镇、新皂镇,打造生态鱼(虾)产业带。沿绵中公路、产业一号线、杨关大道打造都市休闲农业聚集区。在青义镇、石塘街道布局以西部冷都、龙门农资市场、高农司为核心,涵盖冷链物流、现代农机装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优势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发展区,形成辐射全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按照一产一园原则,健全各园区组织机构,集中建设重点园区,加快形成国、省、市、区四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体系。推动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创建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猪+菜”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市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青花椒、特色水果、优质蔬菜等区级现代农业园区。

第二节  建设三大农业主题公园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以生态化乡村景观、公园化郊野田园、沁润化农耕文化、产业化组织形式、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乡村公园,促进农科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绵阳城市后花园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千鹤桑田蚕桑景观带,挖掘蚕桑农耕、丝绸文化,开展栽桑养蚕科普活动,打造蚕桑科技文化主题的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建设景观湿地,融合川西北丘陵农耕自然风光,打造湖光蛙鸣闻稻香主题的湖光山色稻虾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扩大芦笋产业基地,结合芦笋食药同源,打造农业科技与健康饮食主题的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农业主题公园。

第三节  强化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做强农业科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原创能力及转化效率,推进农业科技进企业、进基地、进农户、进田园。发展智慧农业,推进5G农业物联网在蚕桑、芦笋、休闲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应用,建设数字化农业园区、远程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系统、数字化养蚕设施、智能化设施大棚,推广智能化无人机。做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农业技术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资超市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初加工与冷链物流等服务。加大对涉农企业扶持力度,指导企业规范化运营,培育一批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为纽带,建立多种模式联农带农机制,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家庭农场联盟,形成全产业链分工明确、错位发展、聚集农户的产业联盟,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第四节  做强农业特色品牌

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及追溯体系,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与评估,巩固提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构建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形成区级定量抽检+镇街快检+基地自检的三级检测体系,实现监测范围全覆盖。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完善农产品三品一标[11]及品牌农业认证奖励政策,建立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品牌建设模式。着力建设涪城蚕茧”“涪城芦笋等区域品牌,鼓励龙头企业打造高端有机农业品牌,积极打造高端休闲农业品牌。

专栏5  “十四五时期农业重大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都市休闲农业为发展方向,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发展精品蚕桑、优质蔬菜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茧丝、芦笋、生态鱼虾等特色产品,建设高标准农田7.5万亩。

特色优势农业品牌: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打造涪城蚕茧”“涪城芦笋等区域性品牌。

特色农业带:建设精品蚕桑产业发展带、优质蔬菜产业带、生态鱼虾产业带和都市休闲农业聚集区、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发展区。

现代农业园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稻渔综合种养现代农业园区、生猪蔬菜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期)、水果现代农业园区、花椒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

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湖光山色稻虾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农业主题公园。

 

 

第三篇  建设科教强区,着力打造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区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科技人才、国防JG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场。

第八章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创新联盟,鼓励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以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平台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引进一批前沿技术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遴选扶持一批优质高企,打造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升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扶持政策,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机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第二节  深化校院企地融合发展

实施院(校)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计划,广泛汇聚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创新资源,推动院(校)、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摩米工场、南京硅基、科大讯飞等大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龙华光电薄膜、富临精工等行业骨干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和联合攻关,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优势学科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大型央企的科研院所在涪城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三节  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育

创新高端人才引进机制,用好涪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名企战略合作,重点引进一批从事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科技领军型人才、专家团队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涪城区柔性人才引进平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瞄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应用研究领域,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进行重点培育,引导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共性、关键性科技攻关研究,选拔支持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后备人才,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以及发明创造活动。实施人才绿卡等服务制度,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第九章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第一节  加快推进科技智谷科技园区建设

发挥科技智谷科技园区核心引领作用,按照一园一主题思路和园中园模式,加强源头科技创新资源导入。5G科技园5G研发设计、核心器件生产制造等为重点,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5G产业集群。卫星应用科技园以卫星应用研发、大数据及工程技术服务、商业卫星集成装配研制为重点,建设卫星终端设备生产示范基地。核技术应用科技园以核医学医药、核仪器仪表等核技民用产业为重点,建设核技术产业研发示范区。生物科技园以生物技术、精准医学、再生医学为重点,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信息安全科技园以网络信息安全产业为重点,建设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应用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建设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制度创新试验基地为重点,打造环西科大双创产业圈。中关村科技园以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生态和服务平台为重点,打造绵阳与北京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聚集区。中科院科技园以科技产业孵化器、产业研发中心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投资孵化等技术、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人工智能科技园AI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产品应用三位一体发展为重点,加快一院一基地两中心产业布局,形成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打造AI行业标杆。

第二节  积极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

聚焦打造农业特有产业发展集群,立足核心区资源禀赋,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农科院等本土科研力量,大力引进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推进农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园区现代农业孵化器,重点建设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农民工及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基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星创天地等项目,实现农业科技研发、培训、孵化、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和模式推广等服务的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器,辐射带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集聚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项目招引落地和发展壮大,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孵化平台基础设施配套和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提升各类孵化载体管理水平。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各镇、街建成不少于1万平米的众创空间,会同西南科技大学开展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北斗产业公共服务数字经济研发平台、通信行业5G测试实验室等建设。

第十章  深度推进JMRH发展

第一节  夯实JMRH产业基础

围绕省级JMRH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城新区(涪城区属范围)JMRH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和临港片区JMRH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级。持续开展JMRH企业认定,支持民参军企业围绕国防科研院所、JG企业开展服务配套,承接军用产品采购,参与国防配套建设,争取更多JMRH重大项目落户涪城。

第二节  创新JMRH机制体制

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JMRH组织管理体系,科学构建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工作运行体系。持续推动JMRH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促进JMRH发展的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投入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推动JMRH深度发展的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措施,构建完善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第三节  深入推进JM协同创新

积极搭建JM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与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九洲集团等国防JG院所(企业)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绵阳)科技城超算中心在科技智谷科技园挂牌运行,规划建设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技协同创新园。全力服务保障在涪JG单位建设发展,推动在核技术应用、北斗卫星应用、信息安全等国防科工领域深入合作。

第十一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  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广泛深度融合,加大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加快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部署,建设新型政务外网和AI一网通办平台。加强5G产业、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布局工业互联网、新能源与汽车电子产业,建设物流园区大数据中心、互联网医疗、新型数字化学校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新能源充电桩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

聚焦数字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等新兴业态,全力建设科技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争创四川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导区。依托板载光子、圣丹纳科技、奇安信等企业,重点发展数据存储、科技服务、信息安全产业。依托西部冷都、智慧物流数据信息中心等,重点发展智慧物流、数据服务等产业。培育引进智能家居、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安全预警与控制、网络安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数字经济研发平台建设,打造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第三节  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

大力培育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信息消费等产业,重点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进永贵科技、富临精工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持续推进企业上云,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培育更多云标杆企业和示范企业,打造多层次、系统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数字消费升级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贸、物流、文创、旅游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推广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喷药、田间病虫害监测。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提高涉农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水平。

第四节  加快推动数字化治理

加快建设城市智慧大脑,做强智慧网格平台,建立智慧城市区级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涪城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在多部门共建共享,构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一张图。依托科大讯飞、南京硅基推进大数据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健康、教育、社会信用体系等领域应用。建设数字政府,实现政务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高效运转。

第十二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深化区域协同创新

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参与中国西部科学城建设,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川渝地区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合作,扩展跨省市院地、校地合作,引入和利用国内知名高校院所优势科研资源和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深化与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平台开展合作,构建开放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在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等领域协同发展,加强同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科博会、智博会、进博会等交流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第二节  深化创新成果运用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需求,持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上下游行业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技术开发、产业工程化、核验检测和成果转化平台体系,积极参与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示范企业,支持重大科研成果在涪城转化应用。深化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快布局合作项目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提升协同创新、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新载体链,助推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中试和产业化。

第三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系统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用好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直通车机制,争取更多国家改革创新的前沿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项目落户涪城。创新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运营方式,探索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拎包入住、优胜劣汰新模式。探索科研人员激励试点和科技成果管理、转移、交易制度改革,加大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科技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改革创新力度。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和个人科研课题选择权。加快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产业创新发展分类综合评价机制。

第四节  优化科技创新服务

建立以科技园区“1+X”服务体系[12]为主导,科技孵化器为核心,全链条综合服务为支撑,规范化科技中介机构为桥梁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坚持一园一策,持续完善科技园区支持政策、要素投入、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用好用活信贷风险池资金,深化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资源等领域科技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早中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激励政策,鼓励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和商标品牌建设,创造一批具有战略储备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篇  加快建设开放强区,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第十三章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第一节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重点区域规划报批,探索点状供地模式,健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推行亩产论英雄改革,全面开展盘活存量土地、处置闲置土地、整合分散土地、置换和调整用地功能等工作。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金融机构引进培育,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探索借助省级国有公司信用引进保险资金。推进富诚集团AA+信用评级,分步分批推进汇鑫公司、欣诚公司、吉景公司平台信用提升。创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制定政府和企业间数据共享责任清单,促进涉及重大公共安全的政企数据互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第二节  推动财税金融良性互动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国家、省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大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战略项目的金融支撑。开展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培育支持优质企业挂牌上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第十四章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区属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参与产业项目股权投资、步行街建设经营、城市建设经营、园区开发建设等。支持国有企业与友城国有企业跨区域开展各类资本和项目合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合理设计调整股权结构,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差异化管控模式。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完善区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管理人员去行政化,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畅通市场化特殊人才选聘渠道,建立与经营业绩挂钩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民营资本参与领域和范围,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医疗、养老等领域,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落实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和激励,破除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享有公平待遇。持续强化银企鹊桥会”“涪兴贷”“涪续贷”“涪城融资信息对接平台等创新产品和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涪城区民营企业护航中心建设,完善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救助补偿机制,加快融入全省统一的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完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机制。

第十五章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第一节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深入落实三度服务[13]20条措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14]改革,全面落实四减一优[15],提升行政审批质效;推进一门办、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帮代办,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信用审批,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信息化水平。深度落实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实施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制度。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开创政商交往新局面。

第二节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加快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规定和做法,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全面依法取消各种准入限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专项行动,加强对涉及市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政策法规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优化公平竞争审查的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引入和完善重点领域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健全市场治理的标准体系。加大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妨碍市场竞争行为,重点强化对重点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监管。

第三节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诚信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开放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规范信用红黑制度,加大对诚实守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打造信用涪城。推广信用结果应用,加大对信用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权益保护力度。加强诚信文化建设,选树宣传诚信典型,引导公民自觉讲诚信、守诚信、重诚信,在全社会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氛围。

第十六章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节  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依托皂角铺物流基地,推动与中欧班列一体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理念、前沿技术、优质项目,主动承接优质产业转移。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交流合作和发展联动,积极融入四川自贸试验区、重庆自贸试验区,参与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加强成渝、成德绵等区域间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强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饮料、文旅等重点领域合作,协同打造优势产业链。持续加强与其他县市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物流、通关一体化、产业配套协作等方面合作,全面增强涪城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与绵阳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协同发展,提升主城区发展能级。紧密与中关村街道、蔡家新城等友好城区联系,强化前沿信息和先进经验交流互动,实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共建共享。

第二节  提升平台服务功能

着力建设内联外畅的货运物流内陆港,畅通信息流高速路,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开放合作平台,提升开放平台承载能力。加快创建省级开发区,进一步激发园区活力。借力空港资源,推动临港经济发展区全力服务保障绵阳南郊机场扩容和绵阳新机场建设。大力提升科技城新区、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临港经济发展区开放合作水平和重大项目承载能力,加快完善广福范家片区、科技物流园拓展区、涌泉片区等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持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运行模式,加快建立与工作实绩全面挂钩的绩效考评制度,在全区率先开展灵活用人试点改革。

第三节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围绕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做大主干强引领,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招商模式由“2C”招企业向“2B”招平台转变,着力引进专业产业平台和运营主体。聚焦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配套产业招商。依托商协会、专业平台、重点企业,强化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板块项目整体包装策划。参与成渝两地双向集群招商、产业链互补招商,力争共建一批高规格、高水平园区,引进一批示范性、引领性项目。积极参加科博会、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展会活动,组织招商恳谈会、投资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完善投资促进工作管理,建立前期项目招引、中期项目落地、长期项目服务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一批专业化、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五篇  加快建设全域强区,着力打造西部城乡融合先行区

 

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建设经营水平,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全域新型城镇化。

第十七章  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节  优化提升城市品质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深入挖掘、集聚重组、开发运营各类城市资源。加强城市规划管控,深入实施城建攻坚,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小区治理等方面注重四态融合,统筹推进城市微更新、畅通城市微循环、开展城市微治理。依法稳步推进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薄弱区域整治。按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宜居城市发展要求,加快补齐城市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既有市政设施升级改造,加强防洪减灾设施建设,为增强型大城市承载能力提供安全可靠支撑。加快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重点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绿心建设,积极融入更多科技元素,提升城市形态风貌和功能品质。建设一屏统筹[16]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加快推动城市治理向智理转变。

第二节  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建设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等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加强培育青义镇全国千强镇、全省百镇试点镇、市级示范镇建设,加快推动丰谷镇全国重点镇、杨家镇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推进青义镇、吴家镇、新皂镇、杨家镇等中心镇建设,开发建设新场镇,实现场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聚焦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加工制造、科技教育、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主导产业,分类规划建设一批面积1-5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

专栏6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

城市新区配套设施:试验区建成区域市政公共配套设施提升项目、智谷孵化中心A区、功能配套、产业配套用房、安置房建设、智慧停车体系及配套建设等项目、中国(绵阳)科技城临港经济发展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等。

市政基础设施:分步实施重要商贸集聚区周边既有市政设施升级改造;打通跃进路片区、南塔路一段等城市断头路,提高既有路网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水平;加快推进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物流产业园横九路南延线工程、南山路道路及排水改造补短板工程、滨河南路(安昌桥至白衣庵)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东西第二干道工程等项目;启动临园路道路提升工程、长虹大道(圣水寺至南山路段)道路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

旧城改造:推进御营坝片区、青义老场镇、烟厂家属区等旧城更新改造项目。

市政维护和绿化养护:主城区绿地植被及草坪更新改造项目、裕都大道人行道景观功能提升改造项目、临港经济区环境提升项目、金家林公园建设项目、三江青年广场功能改造及景观提升项目、集中发展区北部生态公园等。

特色小镇:新皂金峰雄狮文旅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丰谷文旅特色小镇基础设施、杨家万和片区暨康养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整治等。

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美丽涪城·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农旅融合片区重点区域农村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建设项目。

第十八章  促进城乡设施互联互通

第一节  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全力实施交通攻坚,加快补齐城乡交通短板,着力优化半小时城乡交通圈,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调配合G5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道211吴家至金峰段提档升级、新皂科技物流园至金峰快速通道项目,借势借力拓展东西向大通道,加快形成一纵一横区域交通格局。建设美丽乡村路,有序推进农村公路改造提升,构建布局合理、干支衔接的农村公路路网。优化农村公交线路向村民小组居住集中地延伸,完善港湾站台、综合服务站等配套设施。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完善交通数据实时获取、交通信息交互、交通数据处理的智慧交通平台,建设机械化管养中心,提升交通服务能力。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河湖治理和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推进流域和区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抵御能力,加快涪城区涪江干流及其支流防洪治理,重点抓好城市规划区及重点城镇、集中居住区、农田集中保护区的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力争全部河段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蓄水保灌能力,完成新出险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加快整治蓄水量大于1万立方米当家塘,实施输水干渠现代化改造项目,推进农田灌溉渠系配套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善农村人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农村区域市政供水全覆盖。

第三节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电源电网和油气管网建设改造,构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完善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规划布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加快实施居民、工业、商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能替代,提高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推动油气管网建设改造,加快川能新皂LNGL-CNG)加注站、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金家林燃气配站等建设,提升油气保障能力。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构建智慧高效能源网络。

专栏7  “十四五时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

铁路:配合建设绵遂内铁路、绵阳市成品油集中仓库铁路专用线工程。

公路:G5成绵高速扩容、省道211线吴家至金峰段提档升级、新皂科技物流产业园至金峰场镇快速通道。南部产业干线等旅游产业道路,中环线丰谷至关帝段、杨关大道等美丽乡村路,县、乡、村道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病危桥整治工程等项目。

新型基础设施: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提升改造项目、5G+智慧商圈应用示范项目、5+智慧社区、北斗+5G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硅基智能(全球)数字科技总部项目等。

能源:绵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川能新皂LNG(L-CNG)加注站、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磨家配气站及配套管线工程、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金家林燃气配气站、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科技城大道二期次高压燃气管道工程等。

水利:涪江右岸绵阳丰谷段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等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黄木沟等综合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当家塘整治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水资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九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17]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持续发挥效益。继续抓好对口帮扶工作。

第二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扎实推进土地双挂钩”“小挂钩试点工作,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和空闲用地整理,调整村庄建设用地布局。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新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健全经营、管理、监督、分配等机制。深化农村三变改革[18],深入推动三社融合[19]发展,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多种路径,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合作,共同开发集体资产资源,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魅力宜居乡村。巩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创建成果,实施一镇一振兴示范引领工程。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打造兼具川西北特色乡村的风貌。持续深化美丽涪城·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粪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

第四节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

加快人才要素流动,通过与科研院校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等方式引进顾问专家服务涪城三农建设。设立人才专项资金,着重奖励农业农村带富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绩贡献大的行业领军人才。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支持农村职业经理人、优秀返乡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培育一批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基础,各类资本参与产权抵押、保险服务、风险补偿、担保服务、股权投资、社资合作和资金互助的“1+7”多元投融资模式,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制度。推进具有涪城特色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薄弱地区、城市新区覆盖,加快全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第六篇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第二十章  强化生态环境本底建设

第一节  严格实施环境规划管理

坚持空间体系与空间功能互促共进,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充分保护和尊重自然生态本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合理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扎实推进三线一单[20]落地实施,将三线一单作为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和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内容。开展全区环境本底调查、全区环境规划和乡镇、园区规划环评编制工作。

第二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创新污染防治机制,深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信访、保护治理、投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管理、联合执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公众参与、新闻宣传教育、提醒约谈问责、督察考核等涪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大长效机制。建立环境精准评估与督察机制、绿色考核体系,引导企业打造现代环保型企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和修复赔偿制度,扩展绿色空间。

第三节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质量。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发挥重要河流生态廊道功能,加快推进涪江河道生态修复。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开展龙溪沟、牌坊沟等生态河堤修复。持续建设辖区内小流域水生态修复缓冲带修复、河湖水生植被恢复等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蓄水保土、生态护坡等工程建设。

第二十一章  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第一节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突出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和联防联控,实施大气污染分区管控,推进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协同减排,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和综合治理常态化长效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提升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碳减排与大气环境治理协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转移承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加强化工业源废气污染物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强小微企业、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治理,严格禁止秸秆露天焚烧,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管理。

第二节  深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环境,确保饮用水安全,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覆盖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塘库堰、农村生活污水等排查整治和综合整治。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饮用水安全监督机制,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持续推进中小型水库保护工作,确保水库水源安全达标。系统整治江河流域,围绕木龙河、麻柳河、长滩河等小流域实施河道清淤、沿线企业整治、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等工程,逐步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投入,推广畜禽清洁养殖和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推行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型生态治理模式。

第三节  严格土壤环境风险管控

建立土壤污染源预防和风险管控体系,对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环境健康的突出问题地区加强治理修复。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改良农技实现提效减污,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促进种养循环。开展乡村清洁工程,推动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建设。加强耕地污染防治,强化农用地周边涉重金属、有毒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建设项目的准入约束,定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监测评估。

第四节  全面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治理体制机制,健全覆盖水质、空气、噪声、土壤环境要素的网格化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加快完善农村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预警评估水平。全面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二章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一节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

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扩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范围,提高废旧资源再利用水平。以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积极推进废弃工业老厂房的金属和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推进天然气进农户和新村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大力推广畜禽养殖沼气农作物种植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加大规模养殖场沼气发电项目建设,建设覆盖全域一体化垃圾回收区域,探索建立城乡垃圾分类的运行保障制度。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重点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服务业、创意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等。规划发展生态景观带、乡村田园景观带建设,打造生态走廊。推进重点领域清洁生产,强化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促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和园区集中治理,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及原材料,推动企业能耗、物耗指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降低单位产品水耗,提高水重复使用率、废物综合利用率。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退出机制。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新能源、再生能源使用。

第三节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大力推广绿色消费、绿色低碳出行,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持续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等行动。积极倡导节俭生活,广泛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计划”“地球一小时”“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等主题活动。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打造一批生态文化保护、环保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

专栏8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生态修复与保护:青义镇长滩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平政河、麻柳河等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整治等项目。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绵阳木龙河PPP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丰谷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青义老场镇雨污分流工程等项目。

资源化利用项目: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扩建、绵阳工业固废处置中心等项目。

环境监测和风险防控: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空气网格化、水质网格化监测等项目。

 

第七篇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办好民生实事,有效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十三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一节  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加强城区学前教育布点和规范化管理,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大公办园数量,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继续巩固“80·50”[21]目标任务成果。加强公办园和民办教育机构合作,采取两自一包[22]新办园模式,扩大公办园幼儿占比。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促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整体提升。到2025年,建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实现全区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

第二节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统筹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城乡集团化办学,灵活采取名校+新校”“名校+乡校”“名校+弱校“1+N”模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力。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特色项目管理库,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化发展新格局,创建2-3所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带动区域内学校整体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完善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入学机制,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深入推进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现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资源、管理水平等全面优质均衡,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第三节  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职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与惠科、京东方、长虹、九洲等本地企业深度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优质多元发展。有效整合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丰谷中学资源,推进普职融通改革试点,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规范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加快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继续加快推进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扩大“3+2”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规模,促进中高职有效深度衔接。

第四节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统筹做好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校(园)长职级制改革,建立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园)长管理体制。深化教师培训机制体制改革,持续完善教师阶梯式专业成长机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全区教育资源统筹,优化校点布局,推动小学向场镇、初中向片区集中,高中向职教转型。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5G+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持续提高涪城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专栏9  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重点项目

学前教育:青义幼儿园、浸水幼儿园、空港幼儿园等。

义务教育:御景名城小学、实验小学龙城校区、实验小学空港校区、涪城中学、空港中学、成绵路小学(本部)、成绵路小学(滨江校区)、龙门学校、绵阳二中金家林校区、少年宫蜀北学校、绵实双语学校等。

特殊教育:教学综合楼。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

教育信息化:5G+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智慧教育学教在线平台等。

第二十四章  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第一节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力度,努力打造高标准人力资源供给服务平台,建立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和精准的就业服务机制,积极推行基本服务均等化、信息服务智能化、重点人群服务精准化和服务主体多元化,全力打造覆盖全域、贯穿全程、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业态的扶持,引导市场主体创造更多适应劳动者新要求的就业岗位。健全完善失业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就业形势分析与研判,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与权益。

第二节  统筹推进重点人群就业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探索政校企”“互联网+培训新模式,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大力促进困难毕业生就业。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建立2-3个驻外农民工服务站,构织涪城农民工服务保障网,为外出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全面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第三节  助推引领创业带动就业

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涪城行动,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示等主题活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依托西科大、5G产业园等载体,打造3-4个优质就业创业示范基地,营造市场主导、大众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环境。契合乡村振兴,大力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建立一园多基地模式,打造涪城返乡入乡创业品牌。推进创业教育与培训协同发展,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助力创业带动就业。

第二十五章  全面推进健康涪城建设

第一节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疾病防控、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急救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领域的投资力度,着力补齐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服务设施不足、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滞后短板。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提升传染病监测网络和预警能力。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制机制,完善疾控机构与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和群防群控机制,增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统筹医疗资源优势,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全面提升基层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中医药、康复等医疗服务水平。重点加强绵阳市人民医院、区级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四〇四医院等市级医疗机构到新区发展。探索多种途径办医模式,推进政府区属国有企业与绵阳市骨科医院、绵阳市肛肠病医院、绵阳肿瘤医院深度合作,鼓励公立医院建立医学科研实验室,促进医研企结合和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扶持发展一批优质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向高端化、规模化、集团化运行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水平,推进智慧医院和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第三节  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继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涪城区中医医院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提升治未病健康服务能力,开展智能化、精细化的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推进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健全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协作机制,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提高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或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

第四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探索组建以区属三级医院为龙头,区属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涪城区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连续服务分级诊疗模式,解决辖区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按照两个允许[23]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财政投入、薪酬制度等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力争到2025年底,区域就诊率达到95%,区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70%以上。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医疗卫生事业重点项目

区级医疗机构:绵阳市涪城区中医医院、绵阳市涪城区妇女儿童医院、绵阳市人民医院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新区分院、科技城临港经济发展区医疗基础设施、绵阳市涪城区职业病医院、绵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皂院区、涪城区第三人民医院(丰谷中心卫生院)、涪城区老年病医院、绵阳市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涪城区公共卫生防疫能力提升、涪城区卫生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及信息中心等项目。

基层医疗卫生项目:城厢社区医院、工区社区医院、涪城区村卫生室网底防治能力建设、涪城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

第二十六章  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以提高全区人民文化和身体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一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着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全力创建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依托涪城区5G产业园和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科技支撑,构建一批文化旅游融合新产品、新组合和新业态,促进高科技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依托特色城镇和城乡文化核心区域,布局打造沉浸式博物馆、3D立体数字文化馆、24小时智慧书屋、智能化新闻中央厨房,实现数据全融合、状态全可视,体验更灵活、多元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盘活利用,鼓励各类文化企业运用新技术加强生产创作,开发新产品,做强传统文化品牌,拓展数字文化惠民市场。

第二节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实施书香涪城全民阅读计划,全面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事业,提升涪城城市文化形象。全面繁荣演出市场,培育体验式、互动式、服务型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培育健康网络文化,促进互动娱乐、网络直播等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涪城特色的非遗传承保护发展,持续挖掘和沉淀以欧阳修为核心,涪翁、扬雄等历史文化名人,三线建设”“画荻教子”“汉代农耕”“绵州贡丝”“西蜀子云亭等为代表的涪城IP价值,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塑造涪城特色文化品牌,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第三节  推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建立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探索学校体育场地向市民有序开放。打造全民健身工程,建立城市“10分钟健身圈,不断提高体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增强中小学生体质。深化体教融合,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赛事、体育培训等业态,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发展。

 

 

专栏11  十四五时期文化体育事业重点项目

公共文化:涪城区文化馆公共文化功能提升、民俗博物馆、图书馆提升改造、涪城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市井丰谷、丰谷镇历史文化传承村落保护、九龙山崖墓群保护、新铺双牌坊维修加固工程、蒋琬墓修缮工程、玉女泉子云亭(扬雄读书台)摩崖石刻道教造像保护工程、涪城区应急广播体系等项目。

体育事业:金家林朝阳湖健身中心,青义镇西园全民健身中心,新皂镇、杨家镇、丰谷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涪城运动与健康大数据中心等。

第二十七章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共济保障机制,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转移、衔接更加顺畅有序。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发展社会化个人养老、医疗保险,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医保体系。执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落实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落实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调整机制。强化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建立高效协同、查处对接的长效机制,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第二节  健全社会救济体系

强化兜底保障,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各类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综合体系。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受灾人员等重点群体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创新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方式,探索发展新型社会救助模式,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完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绿色殡葬服务体系,推动福利服务范围逐步向社会公众拓展。

第三节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构建政府保基本、市场保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持续加大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等人群住房保障力度,完善公租房房源和保障对象两张清单,健全保障对象、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保障对象进退审核监管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分析,健全房地产市场联动机制,加大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房源供给,引导住房合理消费。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引导企业和机构开展住房租赁业务。

专栏12  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服务重点领域

社会保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全面落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共济保障机制,加强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监管,强化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多层次医保体系。

社会福利:丰谷镇、吴家镇、新皂镇农村公益性公墓、涪城区救助管理机构、金菊社区新邻里互助中心、工区街道西山社区爱心驿站等。

住房保障:进一步构建政府保基本、市场保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加大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等人群住房保障力度,改善重点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有序推进城市旧住宅区、危旧房和非成套住宅改造,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实现2000年底前建成老旧小区应改尽改,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第二十八章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24]。加快涪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办好养老院和福利院,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嵌入式养老、涪城区老年养护院等建设。稳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快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产业发展,重点为城乡特困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供养护理服务,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承包、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养老机构。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推动开展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敬老文明号评选,组织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估,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社会氛围。

第二节  保障重点群体基本权益

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完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提升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健全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残疾人平等教育和就业权利,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和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助残活动。

 

第八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涪城和法治涪城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和治理重心下移,深化平安涪城建设,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第二十九章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涪城

第一节  深化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城市火灾、危爆物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执法机制。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工作。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安全投入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健全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相关主题活动,推动安全宣传五进[25],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第二节  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预警能力,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地质、气象、洪旱、森林火灾、植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建立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完善生命通道系统,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布局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立重大疾病预警机制和医防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重大疫情响应机制,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分级标准,制定部门和属地责任清单。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级分类分层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健全抗震、防洪、排涝、消防、森林防灭火等应急指挥体系。坚持平战结合锻炼队伍,开展常态化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提高应急队伍的社会参与程度。

第三节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26]慧眼工程建设应用,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平安智慧小区建设,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涪城。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扎实做好反恐防暴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推进防艾综合治理。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推进公安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提升警务实战化、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大力整治通讯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继续支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作,健全人民团体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统筹抓好金融风险、政府债务、应急管理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积极化解涉房、涉地、涉资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安全管理,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十章  全面推进法治涪城建设

第一节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坚持权责规范化、法律化,明确履职责任和权力边界,落实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协商、专家论证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升工作合力。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第二节  提升司法服务效能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公正司法,强化司法为民,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统一执法司法标准,促进司法执法活动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及司法公益基金,提升破产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发挥司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坚持诉源治理与落实立案登记制相结合,引导当事人优先通过非诉途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完善互联网+诉讼模式,加强诉讼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化解、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四化建设,提供更前瞻、更专业、更精准的司法服务保障。

第三节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推进法治涪城建设。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与推广,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完善公共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设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推进智慧普法平台建设,形成立体化法治宣传教育传播体系。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民化,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第三十一章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有效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引导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平台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探索差异化、创新化、特色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理顺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健全完善居民自治机制、激发多元参与活力。

第二节  深化城乡基层治理

持续巩固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设成果,扎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促进农村重点改革推进和谐有序。持续深化市区权责关系和综合行政执法两项改革,有序推动权力下放、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赋权扩能,制定街道权责清单,加快推进街道管理扁平化、职能科学化、服务精细化。加快完善社区治理架构,整合各类资源,推广迎宾社区五步法,探索建立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27],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小区治理体系,细化矛盾预防和治理措施。支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第三节  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早、化解在小。健全信访机制,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发挥人民调解基础作用、行政调解重要作用、司法调解主导作用和诉源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作用,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群体帮扶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第四节  弘扬文明道德新风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红色宣传阵地,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时代新风,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文明校园建设全覆盖。以项目化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全区注册志愿者突破20万人,活跃度达60%以上。强化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持续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确保顺利通过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力争新创3个以上全国文明单位(村镇),全国文明家庭和全省道德模范实现零突破

 

第九篇  强化规划保障实施,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

 

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健全重大项目支撑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为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障。

第三十二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地组织体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增强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水平,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把监督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十三章  加强各类规划衔接

建立规划目标导向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效果在综合决策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方向性和引导性功能,统筹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时空安排功能。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各专项规划与《绵阳市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确保各项规划总体要求指向一致,空间配置相互协调,时序安排科学有序。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将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事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分解至年度计划。

第三十四章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精准对接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按照四个一批要求,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确保五年项目储备个数、总投资额位列全省类县市区前列。坚持强链、补链、延链,谋划储备一批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等领域关键环节和配套项目,文化创意、康养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抢抓国家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项目;坚持率先布局、抢占高地,谋划储备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关联项目。完善优化领导联系、部门包干、专员负责的项目联系机制,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释放重大项目支撑引领力量。

第三十五章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坚持空间拓展、资源盘整双向用力,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用地。对落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开辟规划国土、环境影响评价等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水、电、气、路等要素配套。强化财力保障,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低成本资金,推动有限的预算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焦。鼓励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深化混合制改革等途径,增强重大项目投融资能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综合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打造线上+线下人才服务信息化平台,切实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出台人才发展实施办法和特色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措施,增强人才虹吸效应,构建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选育留用全流程政策体系,破除人才引进、培育、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体制机制障碍,打造智汇绵州、才聚涪城人才品牌。探索企业家到在绵高校、职业学校担任导师机制,搭建校企互动平台,引导在绵学生就近就业。

第三十六章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围绕规划提出的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等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规划任务,确定任务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调控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规划跟踪评估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分析,组织开展实施情况年度总结评估,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监测分析和评估督导结果应用。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机制,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规划实施。


 

1.“一二三四五六”总体战略:区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即咬定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一个目标”,突出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两大抓手”,坚持城区、园区、景区“三区”融合理念,坚持北翼片区、南翼片区、中轴片区、南部农旅融合片区“四片联动”布局,扎实推进“五大重点工作”,加快构建目标绩效管理、科学用人用编、投资融资、规划国土保障、投资促进、园区运行“六大保障机制”,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

3.“三千工程”“四个强区”:区委六届十次、十一次全会聚焦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三千工程”即经济总量突破千亿、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培育千户四上企业,“四个强区”即科教强区、开放强区、产业强区、全域强区。

4.“3+1”现代工业体系:“3”即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三大重点产业,“1”即数字经济。

5.“1+6”现代服务业体系:“1”即商业贸易,“6”即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旅游康养六大重点产业。

6.“1+2+3”现代农业体系:“1”即都市休闲农业,“2”即精品蚕桑、优质蔬菜,“3”即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

7.“小巨人”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

8.首店经济: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9.“小店经济”:小店指面向居民消费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美容美发、维修、摄影扩印、配送服务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雇员1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及年营业额1500万元以下的网店。由此而形成促进大众就业、服务改善民生、驱动多元化消费的经济形态,称为小店经济。

10.夜间经济: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11.“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2.“1+X”服务体系:“1”即“一个中心”,以试验区投资服务中心为牵头单位成立科技智谷服务中心,靠前为各大平台和各类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企业开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服务。“X”即“多窗口服务”,各科技园区结合自身建设发展和运营的实际情况建立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市场服务、要素保障服务、配套服务、政策服务5大服务类别、16个细分子项的全方位多角度精准服务。

13.“三度服务”:招商引资有“热度”,项目落地有“力度”,支持企业有“温度”。

14.“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5.“四减一优”:“四减”即减资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费用。“一优”即优化服务。

16.“一屏统筹”:通过搭建城市综合运行智慧平台,整合与城市管理和安全运行相关的部门(单位)管理类资源,如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12345市民热线等,按照“多种平台合一,多项任务切换”的原则,实现平急结合、综合管理、运转高效。

17.“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18.农村“三变”改革: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

19.“三社融合”:农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农商行)等三社,分别利用生产管理、市场渠道、金融支撑等优势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

20.“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1.“80·50”: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建议》指出,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22.两自一包:经费包干、自主管理、自主招聘教师。

23.“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24.养老设施“四同步”:养老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25.安全宣传“五进”: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26.“雪亮工程”:主要由基层群众负责监看使用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以三级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综治工程。

27.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是指将基层社会治理人、财、物等要素划入相应网格,整合部门职能和社会资源,建立一支全科网格员队伍,承担党建、宣传、综治、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环保、住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消防等部门的基层网格管理工作,实现“一网运行,全域覆盖”“多元合一、一格多能、一员多用”。

 

 

 

 

 

 

 

 

 

 

 

 

 

 

 

 

 

 

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425日印发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