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印象涪城 > 涪城概况

涪聚三江 城纳四海——涪城区情简介(2023年)

发布日期:2023-03-10 10:42:01   


涪城古称“涪县”,因治地近涪水而得名,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绵阳市经济、科教、文化、金融、政务服务中心,面积38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9.85万人,辖5个镇、4个街道。

▲涪城夜色

2022年,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6.08亿元、增长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9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075元、27748元。全国百强区再次跨越升级5位,居第63位、西部地区第9位;全国创新百强区成功入围、居第34位,排名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晋升6位、居第39位,排名西部地区同类城市首位;全国工业百强区居第73位;全国幸福百强区晋级3位、居第50位,排名内陆地区同类城市首位。

历史文化悠久。涪城区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境内边堆山遗址出土距今4500年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辖区出土的双包山汉墓经脉漆木俑、中国最大的摇钱树、最早的汉代铜佛像、最精彩的说唱俑以及最大的汉代铜马,被誉为“绵阳五绝”。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设涪县以来,涪城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古往今来,涪城孕育了中医针灸鼻祖涪翁、汉代大儒扬雄、蜀汉大司马蒋琬、“一代文宗”欧阳修等古圣先贤,以及原绵阳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谭德政等革命英烈。辖区传统历史、三线建设、国防科技、乡村旅游等多元文化交织,涪城剪纸、炳林毛笔等多项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发展,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区)。

科教实力雄厚。涪城区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的核心区,拥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汇集“两院”院士3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7万人。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兑现《集聚创新人才引领发展十条措施》,创新开展院士(专家)“早餐汇”,高标打造院士(专家)小镇,加快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辖区现代教育体系完备,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9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学校200余所,社会化专业培训学校200余家,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等名校云集、声名远播。

产业体系健全。涪城区坚持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主战场,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聚焦创新创业,建有载体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5G、卫星应用等专业科技园区,创业黑马、中关村等15个科创平台高效运营,集聚科大讯飞、硅基智能、天仪研究院涪城卫星工厂等科创企业460家。临港经济发展区实施“一园三区”布局,东区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投资120亿元的创明新能源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形成产业链条纵向拉长、产业宽度横向拓展的良好格局;西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发展,投资100亿元的“两业融合”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传化物流基地签约落地,开辟园区发展新空间;南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成为产业南进、城市南进主阵地。现代服务业持续做强,26个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入驻,临园路金融中心、中大财富广场加速打造现代金融集聚区,华润万象生活成功落户,“绵州记忆”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全市服务业发展领头羊地位持续巩固。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的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千鹤桑田”主题公园提质升级,“湖光山色”主题公园正式开园,“芦笋大健康”主题公园加快建设,三大农业主题公园推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设施便利。涪城区地处成渝西“西三角”腹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境内京昆高速、成万高速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通江达海;宝成复线铁路、成西客运专线纵贯全境,与成都实现动车“公交化”;建有国家二类铁路口岸、集装箱货栈和出口加工区,南郊机场开通直达北京、上海等42个城市的59条航线,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有效衔接的立体交通格局。今年6月,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从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成功始发、直达欧洲,并实现常态化运行,为涪城更加充分地融入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协作大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环境优美宜居。辖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西山、南山群山环抱,三江湖、木龙河水系纵横,是绵阳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荣誉的承载主体。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拥有三级医院8家,容纳5000人以上的大型体育场馆2个。商贸流通发达、生活气息浓厚,拥有万达、凯德、百盛、王府井等大型商业综合体10余个,万达金街、跃进路1958等特色街区10余条,“花开会仙”特色商业街、马家巷、三江半岛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

当前,涪城区正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和省委“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重要要求,对标市委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五市”战略,深入实施千亿经济总量、千亿产业园区、千户“四上”企业“三千工程”,加快建设科教、产业、全域、开放“四个强区”,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为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力量!

涪聚三江·城纳四海——涪城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