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暂无相关信息

【优化营商环境】“三度服务”塑造营商环境品牌

发布日期:2020-09-04 14:46文章来源: 区人才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区营商办 曾舒   
一、基本情况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以来,国家层面制定了下放管理权限、减费降税、优化行政审批等一大批便民利企政策和措施,先进地区如衢州“最多跑一次”、山东“不见面审批”等已做到现有体制、技术极致,难以超越。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通过与企业家的沟通交流发现,企业及企业家普遍看重政府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的持续度。由此,涪城区人民政府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绵阳市涪城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度服务”20条措施》,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发展三个阶段保障工作,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有热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三度服务”。“三度服务”20条措施实施两年来,全区切实解决了政企沟通不畅、企业求助无门、企业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等问题,为营造良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纲领性指导,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强。

二、主要特色亮点

(一)招商引资有“热度”。在获取项目信息1小时内拨打电话与企业进行直接对话,快速完成首次对接。根据企业投资意向进行分析研判,递交专业化《投资报告》,并持续跟进。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形成一个科学推进方案,引领项目高位促进。站在企业角度分析研判项目,共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拟来涪城实地考察的客商,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让客人宾至如归。截至目前,获取项目信息120条,深度对接项目49个,为12 个重点项目科学制定项目推进方案。

(二)项目落地有“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网络审批和不见面审批“双轨融合”模式。简化企业开办、注销和不动产登记程序,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审批流程。压缩水电气报装时间。成立国土空间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构建“政府统筹、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目标清晰、信息畅通、运转高效”的项目要素保障工作机制。帮助重点项目惠科协调解决规划国土、要素保障、行政审批等问题171个,1小时完成公司注册,39个工作日取得省环保厅环评批复,提前1个月取得省发改委能评批复,提前23天封顶。

(三)支持企业有“温度”。系统梳理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政策性减税降费和疫情期间各项扶持政策。加强法治诚信政府建设,严格兑现招商引资中与企业签订的协议条款。建立银企“鹊桥会”、企业家座谈会、企业走访三大常态化机制,推广无还本“涪续贷”金融产品,用好“一网一微一函一热线”(即:政府门户网站营商环境专栏、涪城手机台营商环境版块、营商办回复企业公函、营商环境服务热线),解决好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行纳税服务力量前移、征管事项前移、管理团队前移“三个前移”,更大程度方便纳税人。今年1-6月,落实减税减费22814.11万元。疫情期间享受房租、社保及物流补贴等政策企业5677家,帮助460家企业解决岗位7300余个,企业困难问题化解率90%以上。

三、实施效果

(一)“三度服务”氛围进一步浓厚。切实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精准制定涉企法治宣传清单,通过电话、微信、门户网站专栏、企业走访等方式,对《营商环境条例》和“三度服务”20条措施进行全面宣传,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氛围进一步形成。

(二)涉企执法环境进一步规范。切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综合执法改革和包容审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权限和执法程序规定,制定负面清单、正面清单和任务清单“三张清单”,划清干部底线红线,推动政商关系“清”上加“亲”,开展“清风护航专项行动”,持续净化营商环境。

(三)司法保障环境进一步强化。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成立“民营企业护航中心”,增进政企交流互动,及时了解企业司法、法治需求,第一时间提供对策建议、送法入企,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三度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机制,确保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企业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