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要点(绵就发〔2020〕10号)

2020-03-16 10:46文章来源: 区人才服务中心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2020年全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统一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全力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积极贡献。

一、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稳就业工作

(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开展线上“春风行动”、线上培训、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劳务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阶段性降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支持政策。推进线上政策咨询、线上培训等就业创业服务网上经办,及时开展困难群体认定,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按规定落实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相关政策。加强疫情期间就业形势分析研判,认真做好重点企业24小时用工调度监测工作。

(二)做好就业系统干部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失保经办、创业指导等窗口、人力资源市场和创业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疫情应对工作,加强办公场所,服务场所,生活场所消杀,加强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防护,配备好急需的防疫物品。

二、全力推进援企、稳岗、扩就业

(三)大力实施就业民生工程。紧盯目标任务,强化调研督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9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的目标任务。

(四)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落实疫情期间稳就业十六条举措,实施稳就业攻坚行动,推进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并举,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积极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和暂时性经营困难企业应急返还,统筹用好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帮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五)加强就业形势分析。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动态、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机制,做好监测布点和监控,加强就业形势研判,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组织开展疫情期间用工、重点群体就业、行业就业等专项调查,努力防控规模性失业风险。按季形成就业形势分析、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按月形成失业动态监测分析。

三、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六)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强化跟踪服务职能和手段,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会同教育部门,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公共招聘进校园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就业帮扶,强化实名登记和精准服务,多渠道促进就业。组织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完成400人青年就业见习目标任务。开展市级就业见习基地年度评估,积极申报省级就业见习基地认定。

(七)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动态管理,及时动态更新。集中开展线上春风行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输出就业。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成功率。

(八)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就业援助工作流程,确保扶持政策落实。继续推进“三公开、两告知、一签到”制度落实,加强就业援助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指导县市区落实就业援助政策落实,特别是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组织实施2020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突出抓好就业扶贫

(九)夯实数据基础。强化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制动态管理,做实全市贫困劳动力统计数据。依托“一库五名单”,聚焦2020年计划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开展精准就业扶贫服务。

(十)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贫政策。要深入贯彻落实川人社厅发〔2016〕35号文件精神,努力实施好就业扶贫工作的九条措施;要切实贯彻落实川人社发〔2018〕43号文件精神,鼓励创新就业扶贫模式,深入落实公益性岗位、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指导补贴、吸纳就业奖励、社会保险补贴、扶持创业补贴、转移就业交通补助等十三项帮扶政策。

(十一)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要积极开展就业扶贫进社区(乡镇)现场招聘会,广泛开展技能扶贫培训,开展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和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等活动,助推就业扶贫深入开展。开展好凉山州对口就业帮扶和衢州绵阳东西部劳务协作。认真做好“三边”联系村建设村脱贫攻坚工作。

五、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十二)抓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全力推进返乡下乡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反担保机制、加强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9500万元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返乡下乡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创业担保贷款服务。

(十三)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数据集中和管理。开展孵化基地(园区)建设指导和服务活动,帮助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开展市级孵化基地评估以及省级基地申报。

(十四)努力开展创业服务。继续实施“创业成就梦想,服务在您身边”主题活动,做好2020年创业项目巡诊活动和创业项目推荐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绵阳赛区)、“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创业博览会。全面落实创业补贴政策,确保“应发尽发”。

六、统筹抓好就业创业培训

(十五)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和亮点。围绕疫情期间中小企业职工、贫困人员、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技能培训针对性,解决重点群体就业困难问题。

(十六)大力开展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SIYB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力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完成全市创业培训年2200人度目标任务。

(十七)规范培训管理工作。切实抓好职业培训补贴实名制管理工作,确保培训一人录入一人、录入信息真实有效。加大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力度,规范培训行为,提升培训质效,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开展全市就业培训管理工作专项督查和交叉检查,并且逐渐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七、切实加强失业保险经办及监管工作

(十八)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强化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扎实做好部、省失业保险新政新规落实工作。不断优化完善经办制度和操作流程,方便企业和参保职工办事。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大力实施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巩固“三个全面取消”成果,持续推动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不断加强培训交流,提升经办水平。

(十九)严格防控基金管理风险。失业保险金坚持收支两条线和预决算管理,严格失业保险周转金申报审核拨付程序,梳理完善廉政风险点(源),堵塞基金管理和发放上的漏洞。按规定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认真核定失业保险领取人身份、发放金额和时间信息,做好失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严防欺诈、冒领和重复领取现象发生,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十)加强失业保险审计稽核。结合失业保险基金监督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失业保险审计稽核。开展对市本级和县市区(园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失业保险待遇审计稽核,基金支出稽核检查,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专项稽核检查。加强审计稽核业务培训,提高基金监督和审计稽核业务工作水平。

八、扎实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大V2.0版信息系统推广工作力度,完善并印发新版系统办事流程;运用好省政府“一体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就业失业登记工作,指导县市区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数据清理。

(二十二)灵活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管好用好绵阳公共招聘网。广泛收集、整理、更新用工信息,定期在线发布;印制岗位信息专刊,把岗位信息送到求职者身边。灵活组织开展线上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就业扶贫招聘会、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活动。积极搭建人力资源工需对接平台,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二十三)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就业领域重大政策、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宣传推介。挖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展示我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新成效、新形象。

九、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二十四)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十五)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技能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强化法治意识。稳妥推进机构改革,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二十六)加强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党内监督,着力维护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完善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持续深系统化政风行风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